11月5日,市委書記黃欽利用一天時間,專題調研全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宦瑋 攝)
11月5日,市委書記黃欽利用一天時間,專題調研全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黃欽強調,全市各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教育部和江蘇省共建整體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啟動大會精神,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著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加快打造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高地城市。市領導袁飛、朱愛勛、陸志堅、蔣敏參加調研和座談會。
“教育因實業興,實業因教育昌”,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是無錫的優良傳統。作為全省首家由國家級高新區舉辦的公辦高職院校,無錫科技職業學院順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精準對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學設置專業,廣受各界好評。黃欽來到智能制造實訓基地、繼續教育學院(社區學院)等處,詳細了解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情況,并走進課堂與正在上思政課的學生交流,勉勵大家砥礪修養、勤奮學習、掌握本領,努力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創建于1981年的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學校,是我市現代職教史上第一所獨立建制的職業中學,現有近140個教學班。在烹飪實訓室,學生們正在精心制作中西各類菜品和點心:有的在精心烹飪菠蘿蝦球、梁溪脆鱔等中式菜品,有的在認真給蛋糕裱花,有的在案板前專心切土豆絲苦練刀工,還有的把一個個蘿卜“變成”一朵朵栩栩如生的月季花。黃欽走進各個實訓室,對學生們的精湛技藝深表贊許。他還來到旅游管理系導游vr實訓室,對學校創新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效的做法予以肯定。已過甲子之年的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去年入選國家“雙高”建設a類學校。在學校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精密液壓元器件產線、航空餐食擺盤自動線、智能制造技術技能大賽平臺等一批成果應用令人眼前一亮。得悉學校每年有七成畢業生在錫就業,黃欽很高興,對學校深化產學研教融合、深耕智能制造予以贊賞。“職業教育不僅大有可為,必將大有作為!”調研中,黃欽詳細了解各校招生、教學、畢業生就業等情況。他說,“十四五”期間無錫要勇當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開路先鋒、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勇當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開路先鋒,需要大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各職業院校要結合自身優勢和特色,圍繞產業發展重點和方向,優化專業設置,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多應用型人才。
在下午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黃欽認真聽取全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的匯報,充分肯定近年來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效。他說,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家和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部署要求,著力提升資源配置、內涵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水平,組織推進更加有力、辦學水平持續提升、產教融合富有特色、內涵質量保持領先,涌現出很多亮點、取得顯著成績。但我市職業教育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短板和薄弱環節,亟待補齊補強。
黃欽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職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面向“十四五”,要在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領跑者上有更大作為,職業教育的領先優勢只能強化不能弱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名城,職業教育高地的支撐作用至關重要;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蘇錫常都市圈建設,職業教育先行先試、示范引領的任務必須抓實抓好。全市各級要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著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切實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黃欽強調,抓好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高地城市,要著力做到六個“高”。一要高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充分認識推進落實好部省共建整體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既是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重大使命任務,也是無錫打造成現代職業教育高地城市的現實需要,無錫發展職業教育有底蘊、有基礎、有需求、有機遇,要更大力度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創造更多“無錫經驗”“無錫品牌”“無錫標桿”,把“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轉化為“大有作為”的實際行動,奮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地城市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二要高層次優化調整布局。圍繞建設科創帶優化布局,貫徹“科產城人融合”理念,同步規劃職業教育資源布局,抓好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職院校建設,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對太湖灣科創帶的支撐作用;圍繞發展產業鏈優化布局,建立完善企業人才需求庫、學校人才培養資源庫,培育一批產業急需、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骨干示范專業集群;圍繞提升競爭力優化布局,全面啟動新一輪規劃建設,推動職業院校做強做精,提升職業教育集聚發展、創新發展、服務發展的能力水平。三要高起點推進產教融合。把深化產教融合作為推進人才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性任務,以制度創新為動力、平臺項目為抓手,破除體制障礙、領域界限、政策壁壘,著力建設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培育產教融合領軍企業、打造產教融合示范園區,推動職業院校與產業聯盟、與企業結對、與園區共建,促進學業、就業、職業、產業、行業、企業“六業聯動”,構建形成學生成長、職業院校辦學與行業企業發展的命運共同體。四要高質量拓展辦學內涵。全面提升辦學層次,加快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積極推行長學制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高層次的技術人才支撐;更加突出辦學特色,立足區域產業和學校自身優勢,圍繞對接一個主導產業、建設一個骨干專業、服務一個區域發展,制定“一校一策”方案,在深度融入全市發展大局中找準發展定位、優化發展路徑、形成發展特色;著力打造辦學品牌,大力實施職業教育質量攀升計劃,推進高品質職業院校建設工程,推動職業教育走高、特、尖之路,形成“高原抬升”“高峰聳立”的辦學格局。五要高水平創新體制機制。創新開放型辦學機制,拓寬社會化、信息化、國際化辦學思路,鼓勵引導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院校,深化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加強與國際高水平職業院校的合作;創新工匠型培養模式,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強化勞動教育、培養工匠精神,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升;創新雙師型師資建設,深入實施“太湖教育人才計劃”,積極引進職業教育領軍人才、海內外工程師和技能大師,完善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能人才雙向流動、雙向進入機制,實施教師素質提升計劃,更好引領專業建設、教學模式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六要高效能實施組織保障。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對照要求逐項梳理研究,繪好現代職業教育高地城市建設的施工圖,主動加強橫向溝通協作和對上對接爭取,加大投入保障,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工作責任,上下聯動、條塊結合、校地協同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會上,市教育局匯報了全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江陰市、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技師學院、地鐵集團作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