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區洛社鎮秦巷村轄區內有1萬多居民、128家企業,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典型江南村落群。不過,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秦巷村也像許多同類村莊一樣,面臨環境污染、村容臟亂、管理滯后等“老大難”問題。去年以來,秦巷村在市、區政協指導下,積極探索新時代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通過“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對村民關心的問題開展協商,并協調各方力量推動加以解決。
小平臺發揮大作用
流經秦巷村的黃金壩河是錫澄運河重要支流,也是秦巷村人心頭的一塊“病”?!斑^去清澈見底的河,后來變得又黑又臭,讓人痛心!”村民代表陳偉圻年近八旬,眼看著家門口的河道水質日益惡化,魚蝦絕跡、臭氣熏天,他和鄉親們心里著急卻又無可奈何。去年10月,事情迎來了轉機:秦巷村“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將黃金壩河的整治管理問題列入了協商議題,請大家一起來“會診”黃金壩河“病根”究竟在哪里?如何根治黃金壩河的污染難題?
惠山區政協委員秦怡、唐志明是化工企業的老總,對排污問題的治理是行家里手。村黨總支負責人和兩位政協委員,帶領村民代表、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沿著黃金壩河多次察看調研,終于摸清了這條河污染源頭情況,很快拿出了根治污染的方案。“我們投入200多萬元,把黃金壩河沿岸的工業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全部接入污染處理管網,截斷了入河排污口?!彪S后,經過眾人商量之后,又出臺了黃金壩河周邊環境配套整治計劃,建設沿河景觀帶、拆除違章建筑、實施道路硬化、聘請專業保潔打撈隊伍……村干部告訴記者,如今的黃金壩河整治初見成效,這條曾經的省級黑臭河道,水質已經穩定提升至四類以上,得到百姓一致認可。
新渠道解決老問題
停車難,對于秦巷村的村民來說是個老問題。“以前村里總共只有100多個停車位,買車的人卻越來越多,因為停車發生的矛盾糾紛也屢見不鮮?!鼻叵锎妩h總支副書記胡娜說,為了解決這個困擾村民、村委會多年的“老問題”,他們通過議事平臺,讓老百姓親身參與進來,并請來政協委員、各界專家,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前不久,借著孫巷片區改造的機會,“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多次召開會議,形成共識后再由村民代表和村干部拿著方案逐家逐戶征求意見。村民代表李峰說,看到停車位建設的方案后,一些村民的疑慮消除了,建停車位的阻力就在一次一次“商量”中得到化解,村里的停車位也增加到了400多個,停車難題得到很大緩解。
由于協商充分,不同人群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滿足,不僅矛盾沒有了,甚至有村民甘愿“犧牲”自家門口場院、支持村里建設休閑娛樂場地。孫巷片區朝西巷有一片空地,原來的設計方案是建設20多個停車位。在一次協商議事會上,有村民說:“最好拿出一些停車位建成休閑健身場地,停不下的汽車,可以停到我家門前。”經過討論,最終的方案采納了這幾位村民意見,將停車位縮減到10多個,同時增加了一處小廣場。如今這個小廣場成了附近村民跳舞、健身、休閑的熱鬧去處。
軟協商啃下硬骨頭
在人居環境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拆除違章是個人人頭痛的“硬骨頭”。村干部說,自從有了“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后,這塊“硬骨頭”有了解決利器——“軟協商”,各個改造建設項目擺脫了過去“村委唱戲、村民看戲”的模式,而是從立項、設計到改造、管理的每個環節,都由眾人一起商量著來。村黨總支負責人介紹,“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掛鉤聯系的政協委員,都是在當地頗有威望的鄉賢,他們既對家鄉有著深厚感情,又站在公正中立的角度,所以與村民“商量”拆違章時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在近期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中,秦巷村孫巷片區共有50多處違章建筑需要拆除,總面積達1400多平方米。在協商過程中,政協委員和村干部既有理有情耐心解釋“美麗鄉村”建設的必要性,又充分吸收村民代表、特別是違章建筑涉及的村民意見,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一戶村民違章搭建了一個小作坊,由于作坊經營關系到一家人的生計,他一開始想不通,堅決不肯拆除違章建筑。村干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一方面通過村民小組長、老黨員等鄉賢做思想工作,一方面積極協調各種社會關系幫助其尋找新的廠房。如今,這位村民已經找到新的廠房,配合相關部門拆除了原來的小作坊。村黨總支負責人說,孫巷片區的50多處違章,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在大家和和氣氣的商量中完成了拆除,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