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無錫城市服務app——“靈錫”正式上線,作為面向市民以政務和民生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一站式”城市服務新平臺,“靈錫”受到了多方關注。從市大數據管理局獲悉,截止到20點,“靈錫”單日下載量13059次。
“靈錫”app誕生,帶來了幾個全新的數字化概念,這也許能解釋市民對于“已經有多個城市服務類app了為什么還要有‘靈錫’”的疑問。
“靈錫”將承載一個基于公安電子身份碼證服務的數字身份證。“靈錫”采用統一身份、統一支付、統一入口設計,實現“一機在手走遍無錫,一碼通行無阻”,使用唯一的二維碼實現“人、證、碼”合一,在辦事、生活各類應用場景使用,建立起公民個人數據錢包。記者試著在“靈錫”應用中進行了身份認證,選擇關聯公積金和社保賬戶,即刻便能在“我的數據”中查到相關余額。
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胡逸描繪了一個基于“靈錫”的未來生活場景,“我們希望把無錫建設成為一個不需要實體證件,也能夠生活自如、經營便捷的城市。”
“比如說孩子入學,原來可能要填各種繁復的紙質表單;或者去看病,也要做大量前期工作,準備病歷卡、社保卡、之前的化驗單、處方等。而未來某個場景中,后臺通過電子身份證自動識別、提取相關信息,進行填報。在類似場景為老百姓提供便利,這是‘靈錫’想做的事情。”
“靈錫”提供7×24小時城市服務。據了解,目前無錫已有多個城市服務類app,其中不乏已沉淀幾十萬用戶的較具規模的應用。建設“靈錫”是否是一種資源浪費和用戶爭奪?胡逸表示,與已有的政務和生活服務類app相比,“靈錫”試圖提供的是一個7×24小時的智能化城市服務“便利店”。“這在線下是很難做到的,整合所有服務,將其數字化,‘靈錫’的目標是做到像便利店一樣24小時提供服務。”據了解,“靈錫”將借助人工智能,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隨著版本升級和使用頻率加大,以后每個人打開‘靈錫’,都會有自己的專屬界面,有不一樣的內容顯示,可以是自己設定,也可以是根據你的生活習慣、服務需求推送的。”相關人士透露,“靈錫”1.0首期提供了包括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社會保障、教育就業、文化旅游、應急安全、美好生活等170多項高頻服務,今年年底服務類別預計達到500項,未來這個數字將達到1000項。
“靈錫”的運營模式是政府“點火啟動”。據了解,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紛紛建設全市統一入口的城市app,運營狀況各不相同。對“靈錫”來說,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建設初期,到了運營階段將逐步“后退”。胡逸表示,“靈錫”的目標是今年年底達到200萬用戶。“要實現這個用戶數并不簡單,但我們更希望依靠市場的力量。”除了運營團隊推廣,app本身的內容建設,對外部生態的兼容也十分重要。因此,“靈錫”將搭建應用平臺構架,根據不同的場景,由第三方社會化企業進行跨行業融合的產品開發和模式設計,建立多元的應用生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骨干企業搭建戰略性平臺,引領并帶動創新能力強、經營模式靈活的中小企業爆發式成長,并吸引外地龍頭企業及其生態伙伴落戶,實現數字經濟產業鏈生態的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