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六屆蘇南全球創客大賽暨2020中國無錫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進入決賽階段比賽,成長企業組首先進行了總決賽。
與初創企業組不同,成長企業組不少項目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但依然存在著大規模市場應用和融資的困難,無論是科研院所還是高校,產業化總是缺乏有效抵達企業需求的通路,“能夠嫁接技術與市場的創新平臺,科技經紀人顯得尤為重要”,無錫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肖棟說,“而這正是大賽期望達到的目的。”
記者見到傅蔡安教授時,他剛剛走下總決賽舞臺,貼著5號選手標簽的他,還沉浸在比賽的熱烈氛圍中,“成長企業組都很優秀,對我來說也是學習的機會。”傅蔡安退休前是江南大學機械學院教授,2014年他主導研發成功了新一代鋁金剛石復合材料,“作為一個科研人員,我知道它的性能,知道怎么生產它,但是我不知道它能用在什么地方。”
江蘇凱訊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亟待轉型的傳統企業,企業負責人得知傅蔡安有這樣一項發明時,直覺是一個代表未來方向的好項目,“但是大家都說不清該朝哪個方向走。”于是他們走訪美日等國,參加各個展會、論壇,發出無數份材料,終于等到了答復,“原來我們這項發明具有替代進口的價值,在電子通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產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傅蔡安坦言,如果當時有創新創業大賽,有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專家稍微“點撥”一下,自己也不用走這么多“彎路”,耽誤這么多時間,“科研人員長期關注于某個領域,對市場不敏感,而如果沒有需求去促進科研,就會造成供需脫節。”傅蔡安退休后,江南大學機械學院把這個項目繼續作為與凱訊新材料的產學研合作延續了下去。如今,企業與江南大學技術團隊緊密合作,采用多項獨創的新型工藝,解決了鋁金剛石制備的技術難點,實現了鋁金剛石散熱器件的批量化生產。
“新一代鋁金剛石復合材料具備熱導高、熱脹低、質量輕、強度高的優點,完全滿足了現在高端電子裝備散熱要求,而且是下一代氮化鎵、碳化硅芯片材料最佳的匹配散熱材料。”傅蔡安介紹,產品已申報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獲批六項,2020年與南京某研究所共同申報,獲部級“科技創新三等獎”。他表示,此次參加無錫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就是想在更廣泛的領域找到合作者。
創辦于2018年的中國無錫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海內外的科技創業者們提供了技術與資本、人才與伯樂交會對接的舞臺,“不僅僅為創業者提供路演的舞臺,我們還通過舉辦創業者訓練營,讓他們學會‘講故事’,用市場、用投資人聽得懂、感興趣的語言來講技術事,”肖棟說,“大賽上不乏好項目,講好科創‘故事’就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