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下午,錫山區謝埭蕩中心河河長、厚橋街道副主任汪蘇湘來到河邊巡查。他不時走到岸坡下俯身查看水質,“雨水管口連續數月沒有在晴天涌出水流,說明控源截污基本到位”“岸坡沒有垃圾,今天保潔不錯”……水清岸潔的面貌讓他暫時舒了口氣。
“2020年河道治理時間緊、任務重,上半年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六七月又遇40多天的超長梅雨期,使水環境建設工期受一定影響,但我們憑著‘釘釘子精神’加強謀劃、精準治水,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提升。”汪蘇湘說。當地24條鎮級以上河道水質都達iv類以上,他擔任河長的謝埭蕩中心河則由4年前的劣v類水達到“全年穩定為iii類水”目標。
長3650米的謝埭蕩中心河沿岸有2000多戶居民、20多家企業。走到河邊兩個方形截污池旁,汪蘇湘瞇起眼查看池水位置:“污水沒有明顯減少,排污正常。”早前,他們日常巡查時發現這里謝埭蕩中心河岸的雨水管口多次有晴天流水現象,原因是離河兩三百米遠的兩家企業污水井水位過高。“這是地下管網有滲漏后流至河道的現象,必須及早整改。”治水專家建議。然而,他們責令企業整改時卻遇到難題:企業稱租的是村里的廠房,管網應由村里整修;謝埭蕩村委認為管網損壞與企業超負荷排污有關,應由企業整修。
協調了5次無果后,汪蘇湘以“問題發現一個解決一個”的“釘釘子精神”,再次和專業人士一起前往企業調查。最終,他們找到了問題所在——原有污水管網建得早、負荷能力弱。很快,他們在沿河較高和較低區域分別設置截污池,企業將污水排入截污池后由鎮環衛車組織外運,解決了排污難問題。
去年初,街道對河邊750畝魚塘的水質多次檢測,有300畝在整改期過后仍未達標。謝埭蕩村有些干部建議能否整治一下重新招租?否則村里就少了一筆租金。汪蘇湘表示:“污水入河必須封堵,沒得商量!”
“不僅要看到眼前問題,更要盯著以后提前謀劃”——這是汪蘇湘2020年最注重的治水謀略。在謝埭蕩中心河和桑葉橋港交界處,800平方米生態浮床里滿是淺綠、深綠色的水草,2臺新設的曝氣增氧裝置在吐著圓環形水花。“如果按‘汛期抓防汛,汛后抓水利工程’的常規方式,這個生態治水項目到2020年11月才能上馬,治理效能會大打折扣,而我們在5月治水專家預判梅雨量可能加大時就著手做了。”汪蘇湘說。5月,他利用節假日和同事沿河踏看,明確曝氣增氧裝置的安裝點及管線排設路線,研究生態浮床的面積、種哪些水生植物種類,修改了5次才完成了方案。之后他一邊抓防汛一邊走審批流程,使項目9月順利實施,有效降低汛期大量客水涌入對水環境的影響。10月,謝埭蕩中心河氨氮、總磷含量就較7月約下降40%,水質明顯回升。
治水、管水沒有“完成時”。汪蘇湘說,今后他們仍將按“釘釘子精神”穩步前行,和百姓一起共繪“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