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公園的入園防控措施做得太好了!”昨天是大年初一,早上9時30分,經過掃碼、測溫后,捷克人大衛·弗蘭克帶著一家人順利進入梅園。此時,公園里的粉紅朱砂、玉牡丹等早梅品種已次第開放,游客絡繹不絕,這讓第一次在無錫過春節的大衛直呼:“實在是太美!太熱鬧了!”
往年,在錫工作的外國人大多會在春節期間回國或外出旅游,今年他們也積極響應號召,選擇“就地過年”。大衛就是其中一位,他和太湖學院的同事們一起到梅園賞花來度過新春第一天。“其實,我已經來過梅園不下十次,不過新年里來還是頭一回。”大衛在錫工作已好幾年,算得上是個“無錫通”,以往過年,他都會跟著夫人回泰州老家,今年還是第一次留下來過“錫式年”。 “大年夜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打牌、嗑瓜子、看春晚,真是開心極了!”
“哇,我還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個紅包!”英國人山姆來錫兩年,談了一個無錫女友,今年春節,他這個毛腳女婿第一次上門,不僅吃到了好吃的糖醋魚,還收到了壓歲錢,這讓他喜出望外。
“沒想到,原來梅花有那么多顏色。” 在古梅奇石圃,千姿百態的梅花讓太湖學院外教組長邁克爾·克里布大開眼界。當聽完梅花和榮氏家族的故事后,他更是瞪大眼睛,表示不虛此行。南非人戴恩很喜歡中國文化,對中國人用十二生肖的卡通形象來慶祝春節感到很有意思,“你看,梅園里到處都布置了福牛的立體造型。”說著,戴恩就顯擺起剛剛學會的“牛年大吉”“牛氣沖天”這些祝福語。他興奮地說,自己這次留在無錫過年還學會了包餃子、剪窗花,他已經迫不及待錄下視頻要和南非的親朋好友分享了。
據了解,為了讓就地過年的外籍教師在錫度過一個溫馨、暖心的中國年,無錫太湖學院除了請老師們免費游園,還推出多項舉措“留人”。不僅給每位老師送上裝有無錫特產的春節大禮包,舉辦慰問會,還讓他們在中國大廚的指導下學做糖醋排骨、八寶飯等無錫傳統年夜飯必備美味。
“在無錫過年有那么多‘誘惑’,我都不禁開始期待下一個春節了!”戴恩坦言,中國的春節要比西方的圣誕節來得更熱鬧,掛燈籠、貼春聯等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我已經融入無錫的文化,越來越愛這片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