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市長杜小剛先后走訪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無錫國芯微電子、無錫一棉、華虹無錫基地、夏普電子,深入調研企業運行和新建高校發展情況。他強調,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細胞,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各地各部門要搶抓深化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的發展機遇,緊抓科技創新、人才建設兩大硬核,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奮力實現全市經濟運行首季“開門紅”。市領導丁四海、秦詠薪,市政府秘書長張立軍參加調研。
在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杜小剛詳細了解新校區的規劃設計、學科建設、師資力量及在校生規模等情況。他指出,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的建成投用,有助于推動東大科教優勢與無錫產業優勢充分對接,要優化專業設置,建設高品質的國際一流校區;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更多科創成果加速產業化。在實地考察魯汶學院建設情況后,杜小剛希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優化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不斷提升綜合實力。他還要求科技、工信等部門研發更具針對性、實戰性的扶持政策,推動構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步入無錫國芯微電子系統有限公司,一系列自主研發的芯片產品讓人大開眼界。杜小剛仔細詢問公司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情況,得悉企業研發的多功能芯片已達到國際水平,對此給予高度贊賞,勉勵企業深化與國內外頂級名校、大院大所的戰略合作,積極引育本土人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從中國民族工業的典范到中國棉紡織行業的“排頭兵”,無錫一棉致力于走精品之路。在企業展覽館,杜小剛參觀了無錫一棉堅守實業、聚力創新、砥礪奮進的百年歷史,還走進智能生產車間,了解一根紗、一匹布如何通過自動化設備生產出來。他寄語一棉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大力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時俱進加快技術革新,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推動企業不斷創新轉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再續百年老廠新輝煌。
華虹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自2019年建成投產以來已形成1萬片的產能,成為全省第一條自主可控12英寸生產線。走進華虹無錫基地,杜小剛考察了產品展示區和生產車間,對企業取得的業績表示祝賀,并關切地詢問后續項目的投資建設情況。他說,華虹無錫項目是我市推進產業強市戰略的引領性工程,希望華虹將無錫基地作為集團大展身手的主陣地,多出拳頭產品,無錫將一如既往為項目建設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最高效的服務、最全面的保障,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樣板和標桿。
無錫夏普電子元器件有限公司1994年落戶高新區,近9年連續保持超200億元銷售規模。杜小剛對夏普扎根無錫27年所作的貢獻予以肯定,鼓勵企業加大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力度,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要求板塊和相關部門圍繞打造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目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外商提供更優質服務,推動更多外資重大項目來錫投資興業。
調研中,每到一處,杜小剛都仔細詢問企業生產運行、項目投入狀況,詳細了解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建設情況。他強調,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緊扣全年目標任務,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姿態,全力推動經濟發展,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要持續優化企業服務機制,落實“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要求,加快建設最優營商環境城市,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強化政策撬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項目拉動,奮力搶占創新驅動發展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