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倩茹 圖)
拿出手機對準二維碼掃一掃,房屋基本信息、房屋質量問題、檢修頻率、出租情況等一目了然。昨從市住建部門獲悉,市直管公房目前已全部申領二維碼電子“身份證”,40個電子巡更覆蓋14萬平方米公房,公房管理引進“數字”模式,一張二維碼記錄了房屋全部信息,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助力防范房屋使用風險。
市屬公房去年6月開始引進電子“身份證”管理模式,將商戶店鋪、辦公用房、教育用房和一些老舊失修的空房全部納入電子巡更范圍。“一張小小的二維碼,既能讀到房屋信息,又能查詢巡檢情況,給房屋上了一道‘安全鎖’。”位于市中心復興路上的一家店鋪老板說,自從年后給店鋪辦了“身份證”,“房東”巡檢都不用找租戶簽字了,就連交房租都可以通過掃碼付費,比以前便捷多了。
據市公房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市級直管公房零星分散、區域跨度大,有些房屋空置多年,存在安全隱患,今年對部分非集中分布的非住宅,如經營餐飲等服務行業的公房,以及空置房屋增加了巡更點,將這些房屋按地理位置信息分類后,發放統一的二維碼“身份”標識,房管人員定期巡查房情房況時,通過手機軟件掃描二維碼,既能記錄巡查的時點,又能根據要求上傳房屋圖片,房屋的信息也能在后臺讀取,方便他們及時對老舊危房進行整治維修,后續還將把電子“身份證”推廣到區屬和街道公房管理中。